丝路贸易的代表人物是(丝路贸盟)

发布时间:2024-09-25    浏览量:36

丝绸之路来历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00多年前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来历: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00多年前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60年,当时的普鲁士政府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外交使团前往东亚,意欲与中国、日本、泰国等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商约。年仅27岁的地理学者李希霍芬就在使团中。1861年3月,普鲁士外交使团到达上海。

西汉时,把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汉兴自汉武帝时,中国始与西域相通,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8] 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至汉武帝时期,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

丝绸之路名称由来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丝绸是这条商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因此得名。它不仅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大动脉,还促进了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如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的故事都与之相关。

中外历史著名的贸易通道及人物

1、张骞 出使西域 发展出亚欧贸易通道丝绸之路。郑和 下西洋到达东非 开拓了南洋贸易通道,称海上丝绸之路。哥伦布 探险发现新大陆美洲 开启了探险狂潮及黄金海岸贸易时代。达伽玛 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开启了欧亚海上商贸通道。

2、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3、茶马古道:川、藏、颠等省区交流的商道大动脉 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

是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开辟的。张骞以其开拓精神和冒险勇气著称。在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他奉汉武帝之命,带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成功地打通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南北道路,即后来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因此,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的行为为“凿空”,意味着他开通了一条大道。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开辟的。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外交家。他出生于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被任命为郎。武帝希望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于是张骞应募成为使者,在建元三年(前138年)出发,穿越陇西,途径匈奴,不幸被俘。

张骞。最初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最远到达西亚诸国的陆上贸易通道,到东汉时班超再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并将路线东端延伸到东汉京师洛阳,西端延伸到欧洲(罗马),这是目前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前2世纪,中国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

丝绸之路的起源

1、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起源于西汉时期,张骞的西域之行为其开辟奠定了基础。 该路以长安为起点,延伸至甘肃、新疆,进一步通向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地区。 陆上通道起初以丝绸贸易为主,因而得名丝绸之路,其中货物以我国丝绸制品影响深远。

2、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较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3、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西汉),洛阳(东汉),泉州(明朝)。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Copyright © 2020-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