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一个考古发掘区域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座西魏贵族墓中3枚异域钱币的发现,再次见证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28行771字的墓志文字,记录了墓主人祖上及其个人的生平。墓志文显示,墓主名丑,字丑奴,本属鲜卑族步陆孤氏,西域三十六国期间归顺华夏并改姓为陆。
2、上层堆积中清理出150余座宋代墓葬,而一座西魏贵族墓中3枚异域钱币的发现,再次见证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
3、总结:通过参观库车古城、博物馆、清真寺、民居,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当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异域风情的魅力。作为一处历史古迹,库车县值得每一位旅行爱好者的去探索。带着好奇之心,去寻访那些历史打磨的古迹,感受着这个古老城镇的文化氛围,相信会给你带来难以忘怀的旅行回忆。
4、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以上言说的正确性,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一条中西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沿着这条大道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流。
5、随着中国进入繁荣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关注。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新修了唐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
6、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文物管理部部长瞿伟介绍,“黑石号”文物见证了晚唐时期中国瓷器外销的盛况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悠久的交往历史。比如此次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长沙窑贴塑花叶纹双系执壶,采用了典型的铜官窑装饰工艺,并融入了波斯金银器的风格,堪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精品。
1、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当时的西方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
2、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3、后来於412年从海路返回中国。法显前往印度取经时已年届六十。回国以后,把所得佛经进行翻译,共译得6部63卷。他还把自己的取经历程记录下来,这就是《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或《历游天竺国记传》。这是一部记录丝绸之路和中印之间关系的重要著作。
4、苏武牧羊 这个故事讲了汉武帝时,苏武被任命为使节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苏武,并百般利诱劝他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
5、马可波罗式的商人——出使西域 商人是丝绸之路上的活跃群体,是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长途贩运是古代商人获得利润的重要方法,商业利益驱动他们冒险远行,他们在进行贸易的同时,亦为东西方传递了不同的观念、文化和物产。
1、又将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称为草原道,经中国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南海道”等等。这些提法虽然对研究东西交通有意义,但已非原来意义上的丝路了。
2、“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历史: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西汉的张骞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城市,历史上曾有西周、秦、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中国古代最强盛最发达的汉、唐时期,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万国来朝,长安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所经重要城市:西安、宝鸡、西宁、天水、定西、平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伊宁、楼兰、吐鲁番、库尔勒、库车、阿克苏、若羌、且末、和田、叶诚、喀什。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有:西安、洛阳、敦煌、乌鲁木齐、吐鲁番、宝鸡、咸阳等城市,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长安(今西安)、虢县(今宝鸡)、上邽(今天水)、金城郡(今兰州)、西宁、姑臧(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伊吾(今哈密)、王庭(今吐鲁番)、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固勒扎(今伊宁)、迪化(今乌鲁木齐)15座陆上丝路古城。
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或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终点在大秦。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由张鸯开辟的东起长安、西到罗马的大陆通道。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应募。建元三年(前138),张骞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西行途中,为匈奴人俘虏,拘禁十年之久,为匈奴人做苦工,牧羊、放马等。十年中,他精心保管使者节杖,牢记着使命。后乘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
张骞在西域享有威望,后来汉朝派遣的使者常以博望侯的身份出行,以赢得各国的信任。张骞对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贡献巨大,至今仍被世人赞颂。 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汉朝与西域的交往起初是出于军事考虑,但随着西域的开通,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
简介: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生卒年分别为前164年至前114年。他是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里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的汉江之滨博望村。
1、西夏的崛起。河西走廊成为西夏的势力范围,由于西夏长期和宋朝、金朝对峙,基本上阻断了大规模的商业贸易,特别是丝绸之路上的官方贸易,为了打击宋朝和金朝,西夏基本上关闭了西域、中亚诸国对中原王朝的朝贡贸易,使得从这一时期,中国史书中对丝绸之路的相关记载开始越来越少。
2、丝绸之路的衰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个人分析如下 战乱也就是政治环境。丝绸之路的兴起由大汉朝开始但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之后西域 中亚 西亚欧洲始终有战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丝绸之路。 西域的衰退。
3、西夏对丝绸之路的阻断,主要是官方贸易,体现在正史上就是朝贡的消失,但民间的贸易还是很发达的,西夏时代,民间的丝绸之路的贸易的利润仍然更不错,事实上,莫高窟在西夏时代仍然在不停地新修洞窟,绘制壁画,也说明了丝路贸易仍然可以给敦煌提供大量的资金。丝绸之路在宋代并没有真正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