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 北线:从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出发,经过甘肃、新疆,穿越中亚和伊朗,最终抵达地中海地区。中线:从中国的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印度次大陆,再通过中南半岛到达东南亚。
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阳关}西域-安息-大秦(罗马)。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
丝绸之路是指从洛阳出发经长安(西安)、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1、丝绸之路是在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下形成的,范围为亚非欧;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2、丝绸之路的特点 丝绸之路是形成背景的复杂性、历史的无意识性、内涵的扩大化与多样化等。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一条著名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中国和其它地区商贸、文化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的在形成之初,其政治局势非常复杂,丝绸之路开辟于汉代之初,在当时丝绸之路的上有很多的政权交替。
3、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有:产生时背景多元性、人类的历史潜意识性、内涵扩大与多元化等。产生时背景多元性 古丝绸之路开拓的时候是在汉朝之时,这时候不一样民族政党都是有着其自觉性,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当时的政治格局是比较复杂的。
4、互通有无、互利互惠,新时代各国各地区人民对共享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的愿望,这一战略构想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时代背景: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
5、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
所经重要城市:西安、宝鸡、西宁、天水、定西、平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伊宁、楼兰、吐鲁番、库尔勒、库车、阿克苏、若羌、且末、和田、叶诚、喀什。
在青海西宁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湖鸟岛、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等风景名胜古迹。从河西走廊出发,穿过戈壁河滩,西行到酒泉、敦煌。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就到了新疆,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古称“西域”。新疆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古城遗址和风景名胜。
丝绸之路(德语: 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南路基本上是指经印度、东南亚至红海、波斯湾的南海路。古代相当多的东南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利用此道。丝绸之路,毫无疑问是历史衍变的词汇之一,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周朝和秦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制丝的国家。
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鲁番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