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B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合作更深入、发展空间更广阔,中国倡导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国际经济合作,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故①④正确。
3、有助于培育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推动经济重心西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中国西进战略的开展。中国在新进战略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构想,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加强中国和周边国家多方面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使得各国互惠互利,“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作为中国“西进”战略的正式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大大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积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知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好文化基础;关爱社会、热心公益,积极承担西部开发的责任,到西部旅游,了解西部的风土人情、发展状况,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献计献策等。
框架思路:“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外访时向各国推广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从中国大陆出发,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以欧洲为终点: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新疆经巴基斯坦到印度洋、中亚与西亚到达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各国。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前进。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创新融资合作框架,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作用。建立健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
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发展与合作。首先,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它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方面,旨在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